袁庄村: 大棚茄子迎丰收 特色产业促增收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需特色。近年来,新垒头镇袁庄村发展特色种植,带领村民种植大棚茄子,通过反季销售的形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小小茄子变身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现在正值大棚茄子的收获期,袁庄村的200多个茄子大棚喜获丰收,一排排紫油油的茄子挂满枝头,个个形态饱满,煞是喜人。村民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茄子、修剪枝叶,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袁建兵种植大棚茄子已经20多年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拿着剪刀在茄子架下忙碌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袁建兵告诉记者,大棚茄子的采摘期可持续到明年六月,预计可收获茄子20000多斤,收入20000余元。
袁庄村村民 袁建兵:“茄子种了20多年了到这会吧,村里当时一开始号召人们引导我们种大棚茄子,去饶阳那边跟人家学去,学的种茄子。我家种这大棚就是百十来米,种茄子比种麦子、种树都不悬吧,茄子也好管,今年,按常年说,一个棚就是卖个两万五六子,这会的价格是一块六几子,一个棚最少一年能挣两万块钱。”
袁庄村自2000年开始大力推行特色农业种植,并组织村民远赴饶阳进行参观学习,村民通过种植大棚茄子都获得了不少的收益。现在,袁庄村有100多户村民种植大棚茄子,共计300余亩。大棚茄子远销北京、保定等地,取得可观收益,真正帮助全村人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袁庄村党支部书记 袁建超:“这种大棚茄子种植属于比较高效的农业产业,比这个粮食作物跟这个水果一般的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都要高,下一步我们将以现在村里的特色种植为基础,成立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把大棚茄子种植作为脱贫致富和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引导更多的村民积极的发展这种产业,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