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着眼“深、精、远” 打通扶贫金融“血脉”
近年来,江西对全省1493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乡镇全部落实了责任银行,在全省3058个贫困村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覆盖率超过96.4%,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转账、消费和小额取现等服务。
采取“一月一村,整村推进”的模式,江西多地农商银行探索将每个行政村的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个集团客户进行管理,上门提供授信服务。
“通过‘分片包干、整村推进’等措施,可以把金融资源配置到贫困地区重点产业和薄弱环节。”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孔发龙说。
油茶贷、脐橙贷、毛竹贷、光伏贷……近年来,江西金融机构聚焦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创新多种信贷产品,打造“金融+财政+产业”“金融+扶贫车间”等几十种扶贫模式,精准对接脱贫需求。
通过建立结对重点帮扶贫困村工作机制,江西金融机构累计向269个深度贫困村及隶属县发放扶贫贷款36.9亿元,支持扶贫经济体215个,培育扶贫项目86个,引荐企业40家。
今年2月12日,江西省上饶县企业耐普矿机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江西首家通过IPO扶贫绿色通道获批上市的企业。
以政策为抓手、以资本为纽带,强力推动国定贫困县企业上市挂牌,促进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是江西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金融举措。
2019年,5个“保险+期货”项目在江西落地,全部对接畜牧养殖产业,涉及6个贫困县。“通过购买价格保险,由专业机构运用鸡蛋期货进行风险对冲,帮助我们稳定生产。”九江市修水县金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阎军说。
“脱贫之后,我们将促进金融扶贫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韦秀长说,下一步江西金融系统将持续加大扶贫信贷资金投放,扩展融资渠道,稳妥推进“脱贫后返贫责任保险”“防贫保”等民生保险,织牢扶贫“兜底网”。



